时间:2022-09-08 15:24:42 | 浏览:625
2月22日,梧州市万秀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友坚代表万秀区三届人大常委会向大会报告2021年以来的工作。要点如下:
2021年主要工作
万秀区人大先后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3项,配合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对5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开展3项专题调研和1次监督评价工作;作出决议决定28项,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40人次;组织代表开展集中视察4批次;顺利完成人大换届选举任务;在全区、全市人大系统作经验交流发言3次。
一、坚持理论武装、淬炼思想,坚决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履职全过程各方面
(一)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走深走实。
●召开24次党组会议。
●召开4次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项学习会。
(二)在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和区委决策部署上抓细抓实。
●推动人大系统全覆盖、全方位学习宣传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
●从人大职能出发推动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区第三次党代会工作部署。
●加强与封开人大交流合作、打造“粤桂合作·人大给力”交流合作平台,推动落实市委、区委关于加快实施东融战略的部署要求。
(三)在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上见行见效。
●依托区内外红色资源组织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与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以及韶山、祁阳、全州、蒙山、昭平等县(市、区)联学联建。
●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委会领导推动落实办实事项目38项,机关推动落实民生实事78项。
二、坚持聚焦重点、找准切口,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
(一)依法开展财经工作监督。
●听取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履行对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职责。
●听取审议预算、决算等工作报告。
●听取审议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
●深入相关经济部门调研及时了解全区经济动向。
(二)扎实开展专项工作监督。
●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开展2020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专题调研。
●聚焦民生关注热点开展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情况专题调研。
●协助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专题调研。
●聚焦优化营商环境配合市人大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情况专题调研。
(三)深入开展司法监督。
●首次听取审议区监察委员会开展整治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工作情况报告。
●听取审议区人民法院专题工作报告。
●听取审议区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控告申诉检察工作报告。
●听取审议“七五”普法工作情况报告。
●组织人大代表旁听法院庭审和参加“检察开放日”活动。
●受理群众来信来访8件、接待来访群众12人次,信访办结率为100%;依托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联络站),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近400个。常委会在自治区人大信访工作交流座谈会上作《群众心声做标尺 答好人大信访卷》经验交流发言。
(四)配合开展法律实施监督。
●围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自治区柑橘黄龙病防控规定执法检查。
●围绕推进乡村振兴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执法检查。
●围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配合市人大常委会认真检查民族教育促进条例实施情况。
●围绕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组织五级人大代表参加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
●围绕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配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对大力宣传普及应急安全常识提高公众应急防护意识和能力的决定开展执法检查。
●常委会支持和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对城市绿化管理、养犬管理、六堡茶文化保护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等条例开展立法调研。
●常委会对涉及计划生育、生态环保、行政处罚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分别进行专项清理,促进有关法律法规在我区顺利实施。
三、坚持站位全局、依法依规,做好重大事项决定、人事任免和换届选举工作
(一)依法审议决定重大事项。
●作出批准2021年区预算调整方案的决定。
●依法就“八五”普法工作作出决议。
●依法依规做好人大换届选举工作。
(二)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
●年内共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40人次,组织8批共111名新任命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举行颁发任命书和宪法宣誓仪式。
●接受代表辞去职务3人。
(三)依法推进人大换届选举。
●选出新一届区级人大代表195名。
●选出新一届镇级人大代表186名。
●选举产生人大、“一府一委两院”领导人员14名。
●选举产生区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22名。
●表决产生区人大各专委组成人员18名。
●选举出席市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万秀代表团代表36名。
四、坚持依靠代表、服务代表,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一)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履职能力。
●通过举办人大知识讲座、代表培训班、赠送履职书刊、建立微信平台等形式提高代表履职水平。
●认真落实代表初任培训制度,通过“四讲四学”培根铸魂,提高履职能力。
(二)提升建议办理质量,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完善建议办理工作机制,通过听取办理情况报告、通报办理进度、开展办理工作满意度测评等举措,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
●落实重点建议督办机制,常委会领导牵头对10件代表建议进行重点督办。
●区二届人大六次会议和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收到的145件代表建议全部办理完毕,建议所提问题得到解决或者列入解决计划的有113件,占 77.93%。
(三)加强服务保障,提升履职平台。
●加强和支持城北街道民主社区和角嘴街道潘塘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不断擦亮“万秀人大”代表工作品牌。
●创新平台建设,线下履职平台新增“民意心声”板块,开发探索线上履职平台“代表来了·吾有话说”,形成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同步建设、有机融合、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联动格局,得到市人大充分肯定,并作为典型经验加以推广。
(四)激发履职活力,提升履职实效。
●按照“234”工作思路实现五级人大代表同频共振、良性互动、联合发力。
●坚持代表列席会议制度,邀请85名人大代表列席市、区人大常委会,863人次代表参加调研视察、工作评议、建议督办等活动。
●推行人大代表述职制度。
●426名五级人大代表编组进站开展“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主题活动,收集意见建议114条,重点建议42条,对自治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草案)提出修改意见50条。
●21名先进典型代表被评为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履职之星”。
五、坚持固本强基、锻造队伍,持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
(一)全面落实主体责任。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
●聚焦“政治功能要强”,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激发干部内生动力;突出“支部班子要强”,配优配强支部班子;围绕“党员队伍要强”,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活动;立足“发挥作用要强”,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二)弘扬真抓实干作风。
●正确处理人大本职工作与全区中心工作的关系,主动认领乡村振兴、企业服务、项目征拆、结对帮扶等工作任务。
●牢固树立“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和“认真工作只是合格,用心工作才是优秀”的理念,积极为企业纾困解忧。
●认真履行后盾单位职责,加强与挂点联系村(社区)沟通对接。
(三)加强宣传阵地建设。
●制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万秀实践 》宣传片,注重利用“刊网微端”融合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代表履职作为和代表风采。
●创新搭建“代表来了·吾有话说”线上履职平台,借助万秀人大微信公众号和“智慧广西人大”等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开展人大工作宣传。
●常委会学习宣讲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和宣传工作经验在市人大有关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四)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注重加强与各地人大常委会的沟通交流,先后与南宁、北海、柳州、来宾、贺州等地以及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开展学习交流。
2022年任务
——突出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把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摆在突出位置。
●全面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区第三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
——突出增强监督刚性实效。
●围绕区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聚焦发展大局和民生热点,形成一号建议、重点建议,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聚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听取审议计划、预算、审计等工作报告,提高计划、预算运行质量;审查批准决算、预算调整方案,助推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聚焦乡村振兴领域,开展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等工作调研,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加强司法监督,听取人民法庭建设、专项检察工作、廉政教育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报告。
●聚焦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切的问题,开展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落实、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调研,并适时开展专题询问,积极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提高监督工作实效。
——突出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深入落实“两个联系”制度。
●积极推进“代表来了·吾有话说”线上履职平台建设,推动形成线上线下联动履职格局。
●继续发挥代表在深化粤桂两地人大合作交流中的主体作用,推进深度合作,擦亮“粤桂合作·人大给力”工作品牌。
●强化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完善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办法,拓宽民主民意表达与代表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平台渠道,支持代表回选区履职,切实发挥代表在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作用。
●借助“智慧广西人大”大数据平台,建立网上受理与答复代表意见建议机制。
●聚焦代表履职能力提升与镇街人大工作改进,持续抓好新任人大代表与镇街人大干部履职能力培训,组织开展代表集中视察专题调研和联络站主题活动。
——突出加强“四个机关”建设。
●进一步加强人大制度建设,将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到人大各项工作中。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抓好机关纪律作风建设。
●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树立“严实细”工作作风。
●紧密衔接“智慧广西人大”建设,进一步推进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
●加强人大宣传工作,提升人大新闻宣传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加强对镇街人大工作的指导,提高全区人大工作整体实效。
文字整理 | 黎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