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6 20:30:32 | 浏览:491
#力争上游新梧州#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田就是农田,只能用来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推进撂荒地利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
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全面推行田长制是贯彻中央、自治区部署,落实耕地保护政治责任的具体行动,是从严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健全制度体系、压实各方责任的重要抓手。因此,去年以来,我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要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扎实推进、全面落实田长制各项工作,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确保耕地保护有名、有实、有效。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含三县一市)通过“龙头农企+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设集中连片撂荒地作为粮食复耕复种示范点等方式方法已完成撂荒治理、退园还耕超21000亩。
顶层设计
努力打造“梧州样本”
芒种过后,我市各地的水稻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而农业部门的一组数据,更是让人喜上眉梢:截至5月底,全市春播粮食面积超过108万亩,同比略有增长;早稻播种面积81.42万亩,大豆播种面积超过7万亩,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夏郢镇镇安村稻田 杨扬 摄 (资料图)
这组数据是我市抓好实施田长制的顶层设计,加快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耕地保护机制的成效体现。
2021年11月21日,我市印发《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成为全区第二个出台田长制实施方案的地级市。在此基础上,我市印发梧州市田长制工作手册,出台田长制相关工作制度,细化联席会议制度、信息管理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工作督察制度、考核问责和激励制度。
根据实施方案,我市设立了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组的五级“田长体系”,建立起统筹领导、逐级负责、群众参与、考核奖惩的“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同时,我市还以第三次国土调查为基础制定各级“田长”责任分布图,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原则,将耕地保护任务落实到责任人和地块,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牢牢守住梧州市耕地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
整合资源
坚定保护“梧州决心”
耕地保护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法律性强,情况复杂,难度较大,是一项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为此,我市实行“党建+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村先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以村组为单元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实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网格化监管,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耕地保护机制。
在藤县天平镇龙胜村,农民在田间插秧。陈业漾 摄 (资料图)
此外,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按照严保严管、节约优先、统筹协调、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
一方面,我市以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三线控制线”为引导,优化建设用地布局,优先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先进制造业、新兴战略产业等项目用地需求,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能过剩等项目一律不予供地,从源头上管控占用耕地数量。
另一方面,市自然资源局以国土空间规划优化调整为契机,重新梳理已立项的重大基础设施、民生项目、“双百双新”项目、乡村振兴建设的用地需求,合理安排规划控制指标,精准供给有限的土地资源,减轻建设占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压力。
同时,我市在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过程中,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对非农业建设项目深入实地踏勘,尽量不占、少占耕地。对确需占用耕地的,严格按照“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补水”的原则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确保梧州市耕地保有量不减少。
抓实措施
充分展现“梧州力量”
要保量,更要提质。我市多措并举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让粮食上产量、耕地保数量、土壤提质量。
我市建立健全“划、建、管、补、护”长效机制,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守住质量数量底线的同时,推行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监管,构建“天空地人网”立体监测体系,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2021年,全市发现并及时处置耕地“非农化”问题图斑569个,立案查处246宗。
我市还创新“人防+技防”执法,按照“发现初始,解决在萌芽”原则,搭建“批、供、用、补、查”全过程监管平台,实现“天上看、地上查、图上管”的耕地卫片执法模式,精细管护好每一块耕地。2021年,梧州市耕地卫片监督问题图斑数量全区最少。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邱振宇表示,田长制是耕地保护的一项创新机制,做好该项工作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下一步,我市将稳步推进自然资源网格化田长制管理工作,实现网内行政管理、批后监管、执法查处有效衔接,确保对各网格的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监管,及时总结推广工作过程中探索出的好思路、好方法,促进全市田长制工作整体平稳推进。
如今,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我市正在努力让每一寸耕地都实至名归。
来源:梧州发布编辑部
近期,梧州、钦州等地发布一批领导干部任职通知及任职前公示,下面来看具体名单——梧州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龙军 周文华同志任职的通知梧政干〔2020〕23号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园区管委会,各有关企事业单位:经研究决定:龙军同志任梧
10月25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红色之旅——2021境外媒体看广西”采访团第一站走进广西的“东大门”——梧州,行进式深入梧州骑楼城、中共广西特委旧址、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陈列馆以及西江船闸调度中心等地采访参观。“千年古城
#力争上游新梧州#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梧州市获列入2021年第一批自治区层面统筹重大项目包括新开工、续建、竣工投产和预备四类,共114项、总投资1966.4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4.33亿元,重大项目建设规模、投资强度进一步提升。据悉
广西的梧州市,被习惯称为“很广东”的一座城市。梧州市区很广东,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无所谓贬褒。其中,梧州早茶就是“很广东”的一个显著特点。其实,自古以来,早茶文化共有两个代表区域,一个自然是广州。
7月19日,梧州市城市管理监督局公示了关于《梧州市公园城市建设试点总体规划(2021-2035)》的征集结果,引起不少梧州人的关注。2022年2月公布的《梧州市公园城市建设试点总体规划(2021-2035)》到底规划了什么?大家快来围观!一
本头条号将整理出广西111个区、县所有旅游景点,关注我不迷路,也许下一期介绍的就是你的家乡,敬请期待!本期第33期:梧州万秀区(排序随机)1、骑楼城-龙母庙景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梧州素为广西水上门户,上个世纪20年代后,
人民网-广西频道 原创稿人民网梧州5月26日电 服务企业小组会同第一承责团队深入镛鑫石场,思扶石场积极为企业尽早投产达产出谋划策;服务企业小组会同第六承责团队走访梧州茶厂了解生产经营稳产高产情况……这是梧州市万秀区以“小组 团队”模式主动服
广西新闻网梧州1月11日讯(通讯员 史秋兰 吴悦)“遵纪守法来选举,充分发扬民主性。严格按照程序走,依法依规放第一。”“上级文件有规定,两委成员要交叉。年轻干部要培养,妇女干部要选拔。”1月10日,虽然寒风凛冽,气温骤降,但阻挡不了梧州市长
人民网-广西频道 原创稿长洲区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梁世霸摄人民网梧州2月28日电 一年之计在于春,植树造林正当时。2月27日上午,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梧州市长洲区委书记卢新华,区长尹哲、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联文、区政协主席左胜娴等四家班子在家领
广西新闻网梧州7月7日讯(通讯员 史秋兰 黎鑫燕)7月1日,来自梧州市长洲区倒水镇三贵村的莫木海、莫煜堋、黎耀林等三户贫困户收到了来自长洲区工商联爱心企业家捐赠的爱心水井款共7000元,有了这笔资金打井,他们就可以解决饮水困难问题。据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