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民网-广西频道 原创稿梧州市长洲区认真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的决策部署,聚焦贫困人口,围绕“应贷尽贷”中心目标,积极采取“三三三”工作法,探索小额信贷精准扶贫有效途径,帮助贫困户帮扶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2020年上半年,完成7...
人民网-广西频道 原创稿
梧州市长洲区认真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的决策部署,聚焦贫困人口,围绕“应贷尽贷”中心目标,积极采取“三三三”工作法,探索小额信贷精准扶贫有效途径,帮助贫困户帮扶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2020年上半年,完成783万元扶贫小额信贷发放任务,占报备计划数166.6%,占奋斗目标数的100.38%,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坚持“三强化” 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长洲区把扶贫小额信贷作为加快扶贫产业发展、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重要举措,扎实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
一是强化领导,两级并进。成立区级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专班,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由区财政、区扶贫办、农信社、政府法律顾问为成员,定期或不定期指导开展小额信贷发放工作。成立镇级扶贫小额信贷工作队,加强政策宣传、思想动员、贷款情况摸排等工作,强力促进开展小额信贷发放工作。
二是强化调度,加快进度。将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上半年召开小额信贷专题会议5次,强化政策学习,加强督查调度,梳理汇总并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定期监测扶贫小额信贷发放进度,做到“周报告、月小结”,确保工作进度。
三是强化宣传,做好示范。深入开展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宣传,发放宣传资料2500份,开展业务培训5次,帮扶干部入户宣传、电话微信精准告知,让贫困户充分了解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大力宣传贫困户通过申请扶贫小额信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成功案例,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提高贫困户申请小额信贷发展产业的信心。
转变“三个环节” 确保业务有效实行
在疫情期间,长洲区转变贷款手续、公示公告、征信服务三个环节的工作方式,确保扶贫小额信贷的业务有效实行。
一是简化贷款发放和回收(含续贷、展期)手续。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疫情期间可以通过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络银行等线上方式和村村通金融服务点申请贷款和自助还款,经承办银行机构评估审查后,可以先发放和归还贷款。待疫情结束后,再按照相关规定补充完善程序。
二是调整公示公告方式。在疫情期间,村级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小组对申请贷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身份、贷款用途真实性、贷款额度合理性进行审核,按相关规定经村、县级公示3天(可同时进行公示),抄送村所在乡镇,无异议后提交承办银行机构审查办理。
三是优化服务。针对贫困户贷款手续多、审核门槛高、放款时间长等“老大难”的问题,该区要求合作银行全面优化办理手续,开启绿色通道,实行扶贫小额信贷优先调查、优先申报、优先审批的“三优先”服务。同时,把复杂的贷款流程进行压缩,实行专人跟踪、专门服务,对有需求、但不能贷的贫困户给出理由。做好人性化征信服务,对受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贫困户的逾期贷款不作逾期记录报送;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贫困户依据调整后的还款安排,及时、准确报送信用记录。
坚持“把好三关” 确保资金安全保障
通过严把“三关”,有效防范各类风险,确保扶贫小额信资金使用安全,做到还得上、不逾期。
一是严把诚信关。向贫困户讲清扶贫小额信贷目的意义、政策要求、贷款用途和有偿属性,完善村规民约,树立诚信意识、信用意识,对不符合银行征信要求的,一律不予发放贷款。
二是严把补偿关。建立风险补偿金制度,实行专户管理,按放贷额度10%足额缴纳,目前风险补偿金80.24万元足额到位。对确实无法收回的贷款,政府和银行按7:3分担贷款风险。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梧州分公司签订2020年健康扶贫保险协议为贷款贫困户购买健康扶贫保险,同时购买特色农业保险,帮助贫困户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三是严把监督关。出台监督管理办法,加大对扶贫信贷资金使用、流向的监测分析,强化贷后跟踪管理,定期回访监督,避免挤占挪用。落实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开展贷款使用监督,防止贫困户将贷款资金用于结婚、建房、理财、购置家庭用品等非生产性支出。由农村信用社牵头,区扶贫办、区财政局积极参加,定期或不定期对委托经营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防控潜在风险。按照时间节点,做好死亡户、外嫁或迁出户、借款人被收监等异常类小额信贷回收工作。目前,该区扶贫小额信贷没有发生不良贷款或动用风险补偿金的情况。(邱彬堂、林思明)